雨人敘事|基隆國光站拆除紀錄





20190413013246 39



關於紀錄,總是催促自己及時的重要,每日卻在倉促搬車之中,恍惚稍過,昨日工作晚了來不及回家,一早,手機便捎來訊息圖片,群眾圍觀著國光站拆除工程,緊盯著一場置身心底的拆除儀式。





風雨中出發,風雨中抵達





說來慚愧,一張為你好好留下的照片都沒有,紀錄之餘,更多的是不捨與眷戀,源自小時回鄉下的記憶,當時年歲小,不比現在,回宜蘭總覺得是一趟遙遠的旅程,從基隆火車搭著區間車到八堵車站轉乘,小小的步伐、背著比身體大的背包,回憶起舊舊灰灰的車站,列車緩慢行經月台,彌留在耳中清脆的鏗鏘聲,長大了一些,在破舊的長廊裡搭乘國光客運,這座擋風避雨的堡壘,自我有記憶以來就是髒髒舊舊的客運車站,每日準時的擠滿了上班族和學生,每月固定像她買喜憨兒餅乾的那個女孩,不知往哪去了,人生尚未有離開基隆的計畫前,有大半的時間在這裡出門、回家,經常是風雨中出發、風雨中抵達。


直至今日,整座城市依舊在風雨中飄蕩,多少如我在本地唸書、成長,過了生活空間不怎麼樣的童年,離開基隆,唸完大學繼續回到基隆,中間是有許多離家的藉口,卻始終執意地不願搬離基隆,即便轉乘便利,仍存在一定的距離,回家似乎能列為一項例行公事,是易,也是不易,藉著距離拉開,回到自小習慣的地方,且不論好壞。


舊舊小小的基隆港,在朋友口中,是充滿灰色、不佔據任記憶的那一小塊,說是海島裡的孤島甚是剛好,一直以來都以住海邊為傲,那種不需要被理解的傲氣,其實不過是沈沈的鄉愁,也不善為人道訴。





腥味襲來時,即是家到處



回基隆也默默住了快兩年,每日班車兩小時多,倒也不覺得累,這個收縮的城市與臺北保持這樣的距離,總令人感到豁達舒適。早食巷口的乾麵、清湯,炭烤三明治,巷內的咖啡店,和妹妹慵懶的度過讀書日,慣去的居酒屋,老闆熟悉的招呼和幾個慣約的人,在基隆的任何地方溜達,都覺得像在家。


阿!腥味襲來時,即是家到處。於是,基隆的美麗與哀愁,便是我們的美麗與哀愁。


— feeling 戀家 (8 July 2015,兩年前的facebook post)



十年一日,眼前光景一如往常,荒草依然是荒草,濁河依然是濁河,充滿鄉愁的腥味襲來,就是家到了。


城市變化的速度不禁讓人感到時間停格,雨人相互凝視,底心蘊藏著漁人性格,卻也從未安靜下來;新站完工、啟用,時常會有舊客運站排隊人潮的疊影(1802、福和客運),站前廣場重新規劃設計,是令人期待的設計團隊,社區規劃持續進駐發酵,港口倉庫、日式宿舍、古厝老宅、市場、舊商行,那些習以為常的舊事物,在被遺忘的時間裡得以保留下來,所幸體內染有討海人的性情,一如照片裡圍觀的群眾面,面對落寞的自得其中,與接受進步與改變,我是樂觀的。




|  text & photo / PIN HO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