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交社文化園區.百年空軍眷舍基地|太研設計





P5073732 拷貝




水交社,君子之交淡如水

承襲著「君子之交淡如水」,以水交社之名。

對初始踏入的印象記憶猶新,約莫在 2016 年秋,沿著木棉道而行,大樹雜枝圍繞,踩著厚厚的落葉隔著鐵絲網,握著鑰匙,這一凍結、就是 50 年。

IMAG9621 拷貝


相片 2016 3 16 上午11 08 48 拷貝


相片 2016 3 16 下午12 45 30 拷貝



日治時期的空軍將軍住所,依稀露著半面清秀,每隔一道牆,便是一戶家,榻榻米、壁櫥(押し入れ)、門櫺、紙雕窗,龍眼、芒果、木麻黃、玉蘭花,一絲草木濃密和沈沈的檜木香,鍋碗瓢盆,廚具和紅磚大灶,披著灰塵,任憑腦袋的場景幻想,不小心被野狗嚇到,對任何窸窣聲都有奇怪的解讀。

相片 2016 3 16 下午12 12 55 拷貝



隨著地形抬起的中央區域,是廣場,也曾是放置先人的墓園,早已隨著離去而遷移,留下一抔翻攪後的黃土 。

以水交社之名,訴說著百年空軍的城外故事。



P5073514 拷貝



水交社,空軍眷舍的城外故事

水交社一詞在日治時期所指為日本海軍內部所成立之修養、親睦之團體,社長並由海軍大臣擔任。臺灣在日治時期即於澎湖馬公即有水交社之記載。關於水交社名稱出處有二種說法,其一為早期居民建區域內水溝縱橫,故稱之為「水溝社」(閩南語),而閩南音「溝」和「交」同音,故以水交社稱之。其二,日治時期稱海軍為「水軍」,故將水軍官員交誼之社交場所以「水交社」稱之。(摘自市定古蹟原水交社宿舍群暨文化景觀調查研究再利用計畫期末報告書)

老台南人都會知道的故事,水交社一帶屬於聚落外緣的墓葬區,直到日治時期文教和住宿需求,開始大量規劃日式宿舍群落,成為臺南市南側的新興開發區;水交社日式宿舍約略興建於昭和 12(1937)年間,稱為「日本海軍航空隊佐級軍官宿舍」,曾為日治時期駐防臺南機場的台南海軍航空隊,其官兵、眷屬之居所,逐漸形成聚落;而後由國民政府接收,並成為 433 聯隊之基地,水交社亦陸續興建眷舍以提供國軍官兵及眷屬居住。

1960、70 年代,443 聯隊選拔優秀的飛行教官到美國空軍基地受訓,培養出種子教官,回部隊培訓基層飛行員,從中挑選出優秀者,擔任雷虎小組的成員,台南 443 聯隊的角色更具歷史意義,其淵源與發展與國家、 空軍命運一脈相連。



相片 2016 3 16 下午12 43 29 拷貝


P5073641 拷貝


P5073534 拷貝


P5073538 拷貝



入口門道與圍牆

在進行設計的初始,水交社園區現址是一片廢墟,荒煙漫草、斷垣殘壁,原本的大樹交錯、幽閉成林,經過一番修整後,可隱約看出既有喬木的優美姿態,地面的植被空間也能接受陽光。

另一方面,將家家戶戶的圍牆拆除至 40cm,保留部分牆基和門柱,經過植栽的細心梳理,建築、院落、圍牆古蹟的輪廓也逐漸浮現,與禾本科植物以水平的交織相容,一層地被、一層牆體、一落門柱、一遍高草、一條座椅、最後抵達眷舍,如此水平式、層層遞進的開放式地景,跳脫過往對於眷村封閉的樣態,也不再強調眷村改造的洪門大院、獨門獨戶的形式。



P5073610 拷貝


P5073691 拷貝


P5073719 拷貝



P5073672 拷貝



宅與院落

植栽設計也盡量保留原有植生的物種狀態,也訴說過往植物地景的演變歷史;日治時期種植的大王椰子、黃椰子,國民政府時期的眷舍常在自家庭園種植的果樹類、如芒果、楊桃、龍眼,在脫胎換骨的今日,新植了大量臺灣原生物種,讓四季呈現春夏秋冬自然氛圍的塑造,及永久的生態的地景平衡。



IMAG9606 拷貝


P5073639 拷貝


P5073644 拷貝


P5073513 拷貝



中央廣場

不同於一般的歷史建築整建,此次除了針對歷史建築的修復外,也將水交社園區視為臺南市重要的文化歷史公園場域及城市中央公園,細部空間設計上也依各個場館不同的使用需求產生出不一樣組態交織成開放空間配置計畫,靈活調整出的 3-5 人的聊天空間,10-20 人的劇場空間,100 人以上的戶外電影院的市民廣場,動線計畫的邏輯也從以前單進單出、花台步道的單調配置,轉換成流動、半流動、停留的空間活動設計。



相片 2016 3 16 上午11 00 17 拷貝


P5073630 拷貝



水交社大道

維持既有兩條大道,連接院落和中央廣場,新植櫸木與高草,以帶狀綠帶破除原有筆直的通道,經常是都市市集的所在。



P5073696 拷貝



眷戀煙花燦爛的歲月,以野草撫平歷史的傷痕

在荒廢的數十年間,荒野早已變成整個空間場域的主體,建築如斷垣殘壁般的存在也已變為整個場域裡的次主角,因此思考景觀設計如果可以以自然原野般的存在,而各棟建築則如同藝術品安靜的矗立在這自然的畫布上,便成為地景設計的發想。

P5073693 拷貝



水交社文化園區的體驗在於植栽、草坡、建築、遺跡之間的空間表現,穿梭再如同藝術品般呈現在綠地上的古蹟建築,同時也以植栽呼應臺南原始自然的地景紋理,有回遡往昔地景初始樣貌之意,即追古朔往之心,且具教育意義的文化園區。









水交社文化園區 📍
Landscape Architect:太研設計 Motiflandscape
Architect:軸組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Client: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Year:2016 – 2020 open
Hour:9 – 17


May-2020 Tainan
text / SHU WU & PIN HO;photo / PIN HO


更多地景建築


更多太研設計


更多臺南

You Might Also Like